什么是表现手法

  • 发布于2020-07-28

  表现手法指语言运用中的不同技巧。如: 衬托、象征 、反讽 、类比、抑扬、 想象、 托物言志 、借物喻人、铺垫、悬念、比兴、白描、动静结合、卒章显志、以小见大、修辞、描写等等。

  一、常见的表现手法及答题技巧

 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:衬托、象征、反讽、类比、抑扬、想象、托物言志、借物喻人、铺垫、悬念、比兴、修辞、白描、动静结合、以小见大等等。

  解题步骤:手法+分析(举例)+作用,分析时要注意结合语段内容,切合手法的特点,表述作用时要符合作者写作的动机及主旨。

  二、表现手法的作用

  1. 白描:不加渲染烘托,用简练笔墨勾勒事物的写法。抓住对象特征,简洁生动地突出主题。

  2. 渲染:是用环境或场面描写为行文设置铺垫,营造氛围。在此基础上明确所用表现手法结合文句内容作答。

  3. 象征:借助物象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、思想、精神、品德等。如“海燕”象征“革命者”,“天平”象征“公平公正”……引申事理,含蓄形象鲜明,使抽象事物具体化,激发联想,感染力强,突出主旨。

  4. 抑扬: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,其作用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,突出喜欢、赞美或批评、讽刺的感情。

  5. 对比:使形象鲜明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,相互比较。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。

  6. 类比:将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,以另一类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证明这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。这样写的作用是以浅寓深,生动形象,通俗易懂。

  7. 衬托:(以同类或相似事物做陪衬为正衬,以相反或相对事物作陪衬为反衬)的作用是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,强化思想感情。有主次之分。

  8. 托物言志、借物喻人、象征、虚实结合:使表达更加含蓄,有意在言外之妙,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,富有哲理,给人以启迪,突出中心思想。

  9. 以小见大: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。“窥一斑见全豹、一叶知秋”表现人、事。

  10. 反语(反讽):有2种作用。1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感情,2揭露批判。幽默有趣,辛辣讽刺,使文章富有战斗性。

  11. 动静结合,化静为动:使表达更加形象、生动,富有感染力。

  12. 举例或列举:具体实在,易于被读者接受,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。

  13. 卒章显志(卒章见志、篇末点题):在文章结尾时,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、主题的手法,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、感染力和结构美,有“画龙点睛”的艺术效果。

  14. 比兴: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。本来包含两种修辞,比就是比喻,以彼物比此物,也通过类比联想或反正联想引进比喻客体,“写物以附意”;兴为寄托,“触物以起情”,先言它物(诗歌所描写的景物),而这种景物必然蕴涵着诗人触物所起的情。“兴”是一种比“比”更为含蓄委婉的表现手法。诗歌之起兴本身就具有联想、托寓、象征等作用。但是人们谈论古典诗歌和民歌时常“比兴”相连,置于篇章开头,渲染气氛,激发读者想象,起到浅显而准确地引发联想作用。

句子构成的成分有哪些

英语最高级是几级

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哪些

修辞手法都有哪些

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

文章标签 阅读理解知识

上一篇:冒号怎么用

下一篇: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哪些

推荐阅读

热门推荐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