昼的意思是:白天,与“夜”相对。昼读作zhòu。会意字字从旦,从尽省。旦:指日出。尽:本指尺寸度量到头,引申为度量到光阴终点,古有“一寸光阴一寸金”之说。尽与旦联合起来表示:从日出到日落的一段光阴。
字源演变:
zhòu端纽、侯部;知纽、宥韵、陟救切。
甲骨文、金文并作从日,聿声。形旁日为太阳之象,表示昼字本义与太阳相关;声旁聿是会意字,从又(手)持,为笔的初文,在昼中表音(聿与昼皆舌音)。
昼字始见于商代,到西周也还是形声结构。《说文》籀文发生的变化,一是聿加一横为饰笔,二是日的左右两侧加两条指示线以表光晕或光芒。
战国时,两条指示线一般保留,聿下的饰线一般移到日下;也有的保留聿下饰线,于日下再加一指示线;个别的也有两侧或日下不加指示线的。
《说文》整理作从聿,日旁有四条指示线(上面的一条与聿的饰线"共用")。隶变后楷书作昼(两侧的指事线略去),简化作昼。简体源自草书,楷化后的昼始见于元抄本《京本通俗小说》。